5G时代:城市“变脸”
据了解,在4G网络中,远程会诊最高可支持医患两侧1080P高清视频,但存在实时性差、清晰度低和卡顿等问题。5G的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特性,能够支持4K/8K的远程高清视频、VR/AR 技术会诊和医学影像数据的高速同步传输与共享,这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医疗领域尤为重要,可实现医院内外大量医疗设备互联,大力推动专家在线会诊,提升诊断准确率和指导效率,助力医疗资源下沉,因而被视为“医学界质的飞跃”。 上海移动提供的资料显示,1月29日其为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周边紧急开通7个5G宏基站,通过4G/5G联合优化和扩容,实现该地区网络能力翻了三倍。 “基于5G进行医学影像传送的远程会诊与远程医疗,在这次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这样评价。 2月18日,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应用无人机对白沙村居家隔离重点人员投递食物和防疫物资 5G让网课“魅力十足” 2020年上学期,“网课”一词注定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刻烙印。 疫情下,孩子们被动“禁足”于家。上海市宣布,自3月2日起,全市中小学全面开启在线教育模式。一个月后,上海市教委主任陆靖表示:在线教育工作总体平稳,大多数中小学生和教师对视频课和学校互动环节表示满意。 此前,在线教育的准备工作早已紧张有序进行。2月11日,上海移动首套“云视讯同步课堂”系统在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完成安装和调试。该系统可支持300人的小班课堂场景以及3000人的研讨课堂场景,涵盖日常教学所需功能,不仅具备文档演示、电子白板等基础课堂功能,而且支持远程操作、问卷调查、师生实时问答等课堂新功能,大幅增强了师生互动。 这座城市的中小学生人数超过140万,如此巨大的同步在线课程与互动需求,对网络承载能力要求极高。据悉,移动等运营商为相关教学机构紧急扩容网络宽带,提供具备最高达150Tbps的多网分发能力、最高达100Tbps的内网分发能力的CDN服务,以及其他云网基础设施资源。 5G能为孩子们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体验良好的“网课”。 上海徐汇中学的学生们领略全息影像教学的魅力已近一年——这所学校有着全国首个“5G+MR科创教育实验室”,由徐汇中学、上海移动、影创科技公司携手共建,2019年6月就已投入使用。 MR即Mix Reality,指结合真实和虚拟世界创造新的环境和可视化三维世界。在课堂上,通过5G将全息影像与真实物理世界深度融合,在VR沉浸式体验的基础上,实现现实与虚拟内容共存,并可进行人机交互;难以讲解的教学场景、现实生活中无法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事物变化过程变得生动,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也变得直观而形象。 “一个广袤、神奇的宇宙就这样包裹着你,那种无穷的魅力很难用语言描述。”有孩子“身临其境”般体验了太空遨游后,意犹未尽。 云上课、云办公、云商贸……整座城市高效“云运转”背后,离不开上海在5G网络方面的布局与建设。1月21日,上海市经信委晒出成绩单:全市已建成超过1.6万个5G宏基站、1.3万个5G室内小站,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全市千兆固网宽带全覆盖,千兆光纤接入小区2万个,覆盖家庭958万户,千兆光纤覆盖率达99%,上海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5G网络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 2020年,上海计划投资200亿元,累计建设3万个5G宏基站、5万个5G室内小站,有望“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基本实现5G网络全市覆盖。 1月底,上海移动率先为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完成5G网络建设 无人驾驶重卡上路 近日,复工后的上海洋山深水港重现繁忙景象:3月份,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163万标箱,达到去年同期的95.3%。3月14日,全港单日装卸作业量达6.29万标箱,较去年日均作业量5.42万标箱增长了16%。 洋山港是国内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全国首个“5G+智能驾驶”的智慧港口,由上汽集团、上港集团和上海移动携手打造。在智能重卡示范运营项目区域,无人驾驶技术第一次在5G环境下,实现了港区智能化作业。 从洋山港码头到达物流园区,唯一的陆路通道是一座32.5公里的东海大桥,每天有超过3000辆重型集装箱卡车从桥上经过。 一条32.8公里长的测试路线专门为5G重型卡车打造,上汽集团智能驾驶部工程师奚浩晨和伙伴一起,带着智能重卡在反复测试中进行学习。他们采集分析了大量的数据,覆盖了所能想到的每个交通场景,让重卡在面对各种路况时,能够自动转弯、停车、避让、处理紧急情况,甚至能够自己思考、学习、合作。 现在,5G智能重卡已成功实现在港区特定场景下的L4级自动驾驶、厘米级定位、精确停车、与自动化港机设备的交互以及东海大桥队列行驶。 “重卡司机是非常辛苦的职业,一辆车、一个人、一双眼睛、一双手。当我们有了智能的物流系统,就像给重卡装上了无数双眼睛。”奚浩晨表示,不久的将来,通过5G网络,人工智能将代替重卡司机完成劳累繁重的驾驶任务,人的双手将被解放,机器正在从人的工具逐渐变为人的朋友。 而自动驾驶的实现,依赖于5G通信技术强大的速率,尤其是低时延特性。比如,在高速行进中,一个刹车指令,需要瞬间把信息送到车上作出反应,100毫秒的延迟,便可能导致事故发生。而5G时代,已可实现将延迟控制在毫秒级别。 目前,洋山港已完全覆盖5G信号,上海移动在这里部署了近百个5G基站,即使在极端情况下,也能够保证信号通信安全稳定。 邬贺铨说:“5G的强项就在于把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无缝融合,它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5G的出现,带动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走上产业化的应用。” 洋山港“5G+智能驾驶”重卡示范运营项目正式亮相于2019年8月,同一月内,上海市崇明区亦宣布,将在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助力下,打造全球首个5G全覆盖的人居生态岛,而无人驾驶是其5G应用的重要领域。 发展空间超越想象 公共安全、交通、医疗、教育、娱乐……在5G赋能下,千行百业正在全面加速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中国移动工程师田丰说:“如果说4G是建一条高速公路的话,5G是在建一座城。如果说4G是为上网设计的,5G则是为万物互联设计的,将带来全新的体验。” (编辑:187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