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采院士:人类能上天下海,却难以入地13公里
杨文采:现在全球的矿业都处在最低谷,发达国家也是这样,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人们对于人居环境水平追求提高以后,在资源和污染之间又找不到一个可以平衡的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给矿业加征很高的环境税。你要破坏环境,我就给你加税,把成本提高5到10倍,不赚钱了,就没人干了。现在欧洲的德国、英国、法国,矿山基本上都封闭了,基本没有矿业了。他们的资本就都跑到非洲去,把污染留给别人。 我们国内的矿业也慢慢在萎缩。所以我们要研究在人居环境和资源的利用之间寻找一个平衡、可持续的发展,要搞清楚地球物质运动和演化的规律。 我的科研追求就是要把上地幔到地面之间400公里的地球三维成像研究框架搭建起来。这几十年不断在做,从研究方法理论,到采集积累数据,进行全球对比,最后找到地球动力学的一些演化规律。拿这些规律,也可以用来分析资源能源是怎么形成的。比如我也给中石化做研究,说中国这个深层5000米到1万米地下构造怎么样,这个盆地里头哪些地方可能会有石油,有利于石油的形成,这就是它的应用。 Part 4人们在能源利用和生态环保的平衡上面,还无法取得共识 《科学大师》:您是地球物理学家,怎么看当前能源消耗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关系? 杨文采:我很关注这个问题。人类社会要发展,就要消耗能源,这就会伤害到人居环境,形成一个怪圈。虽然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但跟地球科学联系最紧。因为只有你知道地球内部能量跟物质怎么运动,你才能知道地球上的能源、资源是怎么形成的,将来会怎么变化?也才能够知道现在的人居环境是怎么形成的,将来又会怎么变化?只有知道这些,你才可能解决平衡问题,我们也才不会去干傻事。这个问题,希望能引起社会的重视和讨论。 新型矿业必须绿色发展,必须和保障人居环境、减少土地资源的压力、科学利用空间资源的思路结合起来,唯有如此,才可以降低环境治理的成本,使开发矿业和优化环境一举两得。 我认为大家还没有形成共识,不同的人想法不同,所以达不成平衡。矿上的老板一心想着赚钱发展,有些地方政府也是这么想的,这些矿是他当地税收的来源。去年我在内蒙古跑野外,看到当地查封了一个矿山,因为有污染,不光查封,环保部门还每天用卡车拉着土把那个矿井填埋。我很奇怪,有污染你可以治理,可以加以改造,或者等环保技术、开采技术进步了,再加以利用。有没有必要把它填掉,这么浪费纳税人的钱?这个矿山还有它的价值,可以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我认为可以坐下来讨论,找到使两方都能够受益的办法,而不是说我只强调我的业绩和收入,你只强调你的环保,最后把老百姓搞得莫名其妙。当然,我们科学家也有责任,这也是我从事地球物理研究的追求之一,研究地球内部能量物质运动的规律。 ▲位于美国加州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图片来自于网络 Part 5地震预报为什么难以发展起来 《科学大师》:您的科研更多是集中在地球动力学,对于上地幔运动和大陆动力学有深入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有朝一日是否也能够应用到地震科学预测上? 杨文采:对地震进行更好的预测,难度比较大。因为地球的内部结构太复杂了,地震预测不是速成式的研究。比如说,4级地震,就没有必要天天都有人在那里预测,一定要6级以上的大地震,才有预测的必要,而且你对震级的预测如果不准,负面影响就很大,比如说地震是4级,你报成了6级,这就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 (编辑:187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