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3A游戏崛起? 除了“黑·悟空”我们还能信仰什么?
首先,以上的描述的确反映了很多独立游戏或者游戏行业内有志之士的现状,“月亮与六便士”的选择对于任何行业的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同的。如果能将理想变现,当然是最优解,但是光靠自己苦干傻干太难了,毕竟现在是个“酒香就怕巷子深”的时代,因为相比过去,现在的“巷子”太多了,优秀的产品再传不出去,真的不太可能。巷子是什么,是每一个公众号,每一个自媒体,甚至是每一位“自来水”转发的潜在玩家。相信每一个在游戏行业内有自己理想抱负的制作者们一定不会想因为“惨”而“卖惨”,也不会希望看到这样的形势会成为营销手段。
其次,带节奏这件事在每个平台都存在,尤其是在微博,就目前国内游戏产业形势来看,这是好事。除了达到宣传效果以外,“带节奏”这件事同时还可以培养用户口碑,尤其是在开发中的游戏,十分需要发现潜在用户并获得口碑,然后可以通过吸引资本来为游戏开发“续命”,或者如众筹一样,开启更多新“姿势”。的确有很多ACG的创作者(包括机构和个人)采用微博、众筹等方式,对市场进行初步的试探,从而评估产品的未来收益,这是科学且合理的,一点不丢人,甚至是十分值得认同的做法。这样做不仅可以找到目标用户,精准打击,为项目组吸引关注甚至投资,甚至还可以评估项目质量及时止损,也为未来可能的项目创造机会成本。 不管是独立游戏还是背靠资本的大作,归根结底还是要凭游戏质量说话,最终呈现在玩家面前时交出的成绩单才是评价一款游戏优秀与否的标准。想一想,有多少游戏高开低走,让玩家一次一次期待然后又一次一次地失望。这时那些主动安利的微博,朋友圈分享都像脑子里当初进的水,怎么都倒不出去的悔恨,相信很多人都品尝过。 当然,优秀的游戏是离不开玩家们支持的,高开低走这个锅玩家不能背。但是希望玩家在面对这样的游戏时能够再理智一些,以及不要捧一踩一,然后再捶胸顿足痛斥大厂“占着XX不XX”,宣告“此子一出,中国游戏之崛起有望矣!” 3A游戏和资本 游戏和资本,永远是无法绕开的一对组合,此消彼长还是互相促进,这是摆在制作者和资本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如今做游戏就和拍电影一样,都是烧钱的行当,每一帧精致的画面,每一个高清建模,每一次即时演算,每一滴水,每一片落叶,每一片衣摆都是燃烧的经费。人们一直在努力能在虚拟的世界中复制现实,越精细的复刻世界越能让人身临其境。这一切都离不开大量的研发时间和研发成本,而研发人员是消耗并实现一切的根本。
研发人员也是要吃饭的,开发引擎的人也是要吃饭的,所有人都要吃饭的。等待游戏盈利的过程漫长而煎熬,没有固定的收入支持,大家都坚持不下去。别忘了,游戏开发者中的大部分人都可以等于程序员/设计,不同行业同样职位的薪酬是多少,他们也应该值得这个价钱。所以资本是保护这些人员的坚实后盾,是资本让他们可以无后顾之忧安心做游戏 。 当然,资本是逐利的,在任何领域也都是如此。其实不止在游戏行业,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资本的参与,但是为什么我们知道买车要买大品牌,买房要找资金雄厚的开发商,找工作找世界500强,甚至吃饭我们都选择信得过的大型连锁。归根结底,资本能够给我们带来心安的理由,资本是我们的保障。那凭什么我们国内的游戏开发者们就必须经历艰苦卓绝,小米加步枪,苦哈哈信奉梅花香自苦寒来呢? 真的大可不必。
资本的想法很单纯,以最小的支出创造最高的价值,从而攫取最大的利益。其他资本不提,单说国内游戏业内,玩家所认为最大的两家资本腾讯、网易,混迹国内游戏数十载,创造了无数玩家们的靶子,却依然屹立不倒的原因,不就是因为它们很单纯地在追求这最大利益,知道如何判断游戏产品的价值以及玩家的承受底线。近两年,腾讯和网易在对国产游戏的支持上承担了大厂应尽的责任。以腾讯为例,2019年腾讯PC游戏销售平台WeGame累计注册用户达3亿,平均月活用户为7000万,产生了3亿次的游戏下载行为,腾讯WeGame平台的单机游戏销量已突破1000万套,2018年的单机游戏销量同比增长56%。在这1000万套的单机销量中,国产游戏贡献过半,销量超过了500万套。
资本很清楚,自己在哪里应该露头,在哪里应该隐身。资本比其他人拥有更多试错的机会,资本看中的是产品成功后背后的商业价值,现在的资本对于杀鸡取卵这件事已经没有机会了,他们也不会那么短见(因为事实上,在洽谈阶段很多热IP因为版号问题就凉了)。另一方面,优秀的制作团队在项目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资本介入并不会对他们产生本质上的影响,因为足够优秀就有足够丰富的选择权。资本有很多,不止这一家。我们都相信索尼,期待Square Enix,心甘情愿地吃下卡婊的一次次冷饭,但别忘了,他们现在也是资本。
(编辑:187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