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5G 我们所期待的是些什么
根据ITU标准规定,对于URLLC应用场景,数据面时延不能超过1ms,控制面时延不能超过10ms。作为对比的我们可以看一下电影这个咱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虽然现在玩FPS游戏的高端玩家都要求帧率是越高越好,但这主要是因为帧生成时间不均匀和高动态场景要求的原因,如果是帧生成和显示时间均匀的电影,24帧每秒的级别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一般要求了,那1000/24=41.67ms/帧。也就是说如果能够满足5G标准的时延要求,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就是完全无延迟的体验,不会再有虽然下载速度快,但还是不流畅的感觉。 当然5G除了在用户体验和影音娱乐等方面有帮助,在现在热火的人工智能的方方面面也会快速的促进提升。人工智能总是和大数据一块被提起,这是因为人工智能中广泛使用的深度学习依靠的就是大量的数据,你可以理解为就像我们需要食物和各种资料,用大量的数据去饲喂它,可以让它更好更快的成长出“智能”这一特性。从这一点上来说,云智能因为拥有庞大的数据体量,会占有更大的优势。但如果完全依赖云智能,过往网络情况下,数据传输和处理的过程就会导致人工智能在面对实际使用场景时显得很呆滞,虽然结果也许是对的,但离智能二字显得并不那么亲近。因此,人工智能也有端智能的发展方向,数据在本地进行实时处理,只要处理能力足够强大,延迟自然就降低下来了,但是这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本地数据的来源会相对单一,深度和广度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实现突破。 而当低时延的5G网络到来之后,云智能和端智能就完全可以结合起来了,云端负责提供大规模的资料,提供用户的过往数据,提供相关的需要拓展开来的信息,而本地可以接触到用户最新鲜的动态和数据,二者之间进行贯通,按需进行数据和处理能力的调用,实现快速学习和极速响应同时兼备。 除此之外在无人驾驶方面,URLLC也是一块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众所周知,现在的无人驾驶还无法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对网络连接高可靠和低时延的超高要求,连接的不稳定和紧急时刻的延迟反映到实际使用中,可能就是无法挽回的惨剧。2016年9月,高通、诺基亚、爱立信等通讯公司联合奥迪、宝马在内的多家汽车企业成立了5G汽车通信技术联盟(5GAA),就是为了推动5G网络辅助下无人驾驶领域的发展。这里面,低时延和高可靠依然是重中之重。当汽车时速达到60Km/h时,50ms的延迟就会导致83.3cm的反应距离,而当时延降低到1ms,这个反应距离就降到了1.6cm,同样的车速需要同样的制动距离,那这1.6cm和83.3cm的差距可能刚好就是发生碰撞和安全停止之间的距离。 ![]() 说完了网络对车联网的帮助,再说说设备本身。在之前的CES 2018展会上,已经有了比亚迪、本田雅阁、捷豹路虎等各家车企开始在智能汽车上发力,值得一说的是,他们不约合的选择了高通作为自家的智能汽车提供解决方案。这自然是因为高通在这一方面的先进性,作为高通最先进的汽车解决方案——骁龙820Am平台,平台支持向多个显示屏无缝传输高清视频的高通Hexagon 680 DSP Vector eXtension(向量扩展),同时还集成车辆传感以及计算机视觉,通过利用骁龙神经处理引擎以支持辅助驾驶。 因为技术先进所以汽车厂商喜欢使用,又因为使用的厂商多科技促进技术发展增速,从而行业内话语权得到增强,这样的双循环相信也没有谁能比高通玩得更6了。 ![]() 以上就是对5G三大应用场景现阶段和可预见发展的简单分析,因为小编个人见识所限,部分内容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但面对着5G的到来,不管是查阅相关资料还是进行畅想、分析,都饱含着抑制不住的激动,这是一种对于更好的网络体验和更丰富使用场景的期待。作为手机圈的孩子,如果说骁龙845来了就代表着正式拥抱了千兆LTE,那从现在到5G,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产品会成为里程碑一样的标记,这其中,又有多少会打上高通的印记,想一想,还真是让人期待啊。 (编辑:187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