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TOP 10 看看2017年手机圈的新技术
其一自然是因为两者的安全等级是不能相提并论的,iPhone X上的Face ID是通过隐藏在刘海中的多个传感器和相关元件对人脸3D建模实现的特征记录,配合其不断学习的特点,整体不仅安全,而且越用越好用。而安卓方面的人脸识别,可以说是从苹果的3D降回了2D,安全性降低了不少,暂时都只能作为辅助解锁手段,涉及到支付等需求安全性较高的场景,不推荐使用。 ![]() 其二是提供Face ID其关键技术的三家公司,SMI,PrimeSense,Faceshift都已经被苹果所收购了,其余想利用同样技术的厂商是无法直接使用现有成熟技术了,想玩真正安全的面部识别,就得等其余的相关技术公司能做同样先进的技术了。 但安卓方现阶段的面部识别并不是说就没有意义了,首先安全是有相对性的,普通日常使用用户可能更看重其便捷性和解锁速度,在这二者之上,部分厂商做的还是不错的,辅助日常的解锁需求完全没有问题。 5.不再专属专供的曲面屏 曲面屏手机的颜值在三星GALAXY S6 Edge上就已经有所表现,当年优异的销量中,少不了各位颜党的积极贡献。而此前OLED曲面屏一直是三星自家的杀手锏,别的厂商想尝试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小量供应,但介于三星以前在供应方面的劣迹,谁也不敢真的将宝都压在三星的产量之上。 ![]() 然而今年,首先是同为面板大厂的LG其OLED曲面屏面板产量提了上来,其次国产面板厂商也都很给力,在曲面屏方面也都有了相应的产出。虽然最顶端的产品还掌握在三星自家的手里,但总算是有了多种选择,所以今年的各家手机厂商在曲面屏上倒是真正的有了选择,用不用可以根据自家手机规划而定,而不是只能看着三星用着曲面屏的手机销量节节走高。 6.无线充电普及,无线快充登场 当苹果都开始支持无线充电的时候,你自然会知道,无线充电是真的普及开来了。 ![]() 今年苹果的iPhone 8系列和备受关注的iPhone X都支持无线充电功能,这也是今年的iPhone都选择玻璃背板的一个重要原因了。虽然充电效率有限,现在大多的无线充电配件功率只有7.5瓦左右,30分钟只能充入20%左右的电量,但你考虑一下,其实iPhone原装的5V/1A充电头差不多也就只是这么个效率。 ![]() 而安卓方面可以说是先走了一步,三星的快充配件早就支持到了15瓦,即使考虑到损耗等各种原因,和一个5V/2A的非快充有线充电器相比也有一定优势,更何况Qi 1.2版本甚至还超过了15W的充电效率呢。 顺嘴提一句,如果有想要购买无线充电配件的同学,小编强烈建议购买立式的版本,随手一放不耽误看信息什么的,比平放的实际使用体验会上升不少,当个手机支架看电影还可以顺便充电,岂不是美滋滋。 7.AR(增强现实)开始爆发,VR持续输出 如果说2016的“VR元年”在消费领域火热淡去之后还能被记住的有Oculus Rif和HTC Vive,那AR在经历了今年的爆发之后,同样也留下了不少有点意思的产品。 ![]() 先说说AR,即增强现实,大家耳熟能详的《Pokemon Go》就是依托于AR技术,在现实世界里和虚拟事物互动的乐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VR纯虚拟视觉带来的刺激。这种新奇的互动模式上来就吸引了不少的关注,今年有无数的游戏采用了AR技术想要增强游戏的乐趣性,包括阿里巴巴万众参与的过年红包,AR技术也插了一脚。 ![]() 但这些只是软件方面的一些应用,硬件方面,AR的入门难度仿佛高了不少,虽然间或也有一些带来一定热度的产品出现,但最为人所熟知的还是多年前Google推出的Google Glass,至于另一款明星产品HoloLens,人家更愿意把自己叫做MR产品。CES 2017上出现的如Meta 2等产品,暂时还都属于原型机的层次。游戏方面的话,年底联想倒是推出了一款星战周边游戏的Mirage,实际体验不错,但游戏内容还有待丰富。介于此,我们可以说2017的AR是开始爆发了,离其行业的爆发有距离,但并不遥远。 ![]() 话说Magic leap这个拿了大把投资玩了好几年却一款实际产品都没有输出的神秘公司也宣布将在2018年带来第一款实体产品Magic Leap One,是骡子是马,可算是要拉出来溜溜了。 8.安全至上的虹膜识别 虽然说小编提到安全的时候总喜欢提到破解成本这个事,并说明普通用户在不同场景并不都需要做到超高级别的安全防护,但对于安全的追求这事,咱们可是从来没有放弃过期待。 (编辑:187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