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世勃教授:新冠病毒疫苗能否研发成功,取决于病毒
其实新冠病毒比SARS病毒更狡猾、更难对付。新冠病毒的感染者50%以上是没有症状或者轻微症状的,而SARS没有隐性感染者的报道。新冠肺炎出现症状前就有传染性,而SARS一般是出现症状后才有传染性。新冠病毒在感染后第6天病毒载量达到高峰,而SARS冠状病毒是在感染后第10天病毒载量才达到峰值。新冠病毒的传染指数,最近一篇文章认为是5.7,当然各个地方可能不一样;SARS病毒为0.85到3。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新冠病毒的传播能力远超于SARS冠状病毒,这是为什么新冠肺炎的确诊人数已经超过200万,SARS当时只有8000人。新冠肺炎的致死率目前还不是很明确,因为太多的隐性感染者没有计算在内,如果加上隐性感染者再去掉极端的例子,比如说意大利和西班牙由于医疗资源的挤兑而导致的过高死亡率,平均死亡率大家认为在2%左右。虽然它的致死率远低于SARS,但由于感染人数远大于SARS,所以死亡人数也远超SARS。另外新冠肺炎的主要致死群体是老年体弱有基础病者,而SARS主要是青壮年。新冠肺炎的中间宿主目前是不明的,可能是穿山甲,但SARS的中间宿主是果子狸。新冠病毒以后再发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但SARS以后再发的可能性是很低的。由此种种,如果把新冠肺炎当成SARS的话,对公众将来是否能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会产生严重影响。所以我们建议还是要给新冠肺炎病毒一个独特的名字。如果说大家一定要把新冠病毒称为“老二”的话,不应该是“SARS-CoV-2”,或可称之为“09流感病毒-2”或者“西班牙流感病毒-2”。因为它的很多特性,如高传染性和低致死率,很像2019年从美国起源的流感病毒,当时称猪流感病毒,后来很快蔓延到全世界。还有1918的西班牙流感病毒,这也和现在新冠病毒的传播能力很相似。 Q2:谢谢您的解释,从解释中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新冠病毒和SARS之间的显著差异。今天您讲座的主题是疫苗和药物,刚才您也提到SARS已经过去17年,其实这17年各国政府、基金组织、生物医药公司对研发抗冠状病毒的广谱疫苗并不感兴趣也不愿意投资,这是什么原因?您有什么好建议。 A:这件事真是说来话长,刚才我也谈到SARS出来以后不久,当时也是一窝蜂的上,上百家的药物公司或基金组织都投资了很多钱。但SARS过去后很快就消停了,大家都不愿意再做。我们这十几年在做抗SARS药物和疫苗研发中最头痛的一件事就是找资金,无论政府、基金组织还是公司,几乎没有人愿意给钱,因为大家总的印象是SARS不会再来了,为什么浪费钱做没有用的东西。希望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的教训能够引起国家基金组织和药物公司的重视,刚才谈到已经有50多家大型的药物公司企业都愿意投巨资来研究疫苗。但刚刚我们也谈到一个担心就是如果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过去了会不会也出现以前的现象。可以理解,一般的药物公司肯定不愿意投钱做没有市场回报的项目。大家都知道像这种病毒很难说以后会不会再回来。即使再回来,现在研发的疫苗和药物可能也不会让你赚钱的。基金组织和政府都会要你把疫苗和药物以最便宜的价钱卖给使用者,基本上是赔本买卖,不可能赚钱,无论成功不成功都是赔钱的买卖,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私人企业或药物公司不愿意做。希望政府、基金组织看到这个方向,很可能将来还会再出现,既然每次一来就有上万亿美元的损失,为什么不能提前支持广谱、高效的疫苗和药物的研究,做好长期战略储备。一旦将来再出来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当然也希望有社会责任心的公司也能提供一些资金来支持这些研究。谢谢。 Q3:这次疫情发生以后各个国家对疫苗的研究非常重视,现在进入临床的速度也非常快。您认为这次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会创造一个奇迹吗?是否能成为今后研发抗新发突发传染病疫苗的一个通用策略? A:这次的研究发展趋势的确是一个奇迹,刚才我也谈到,本来研究需要几年、十几年的研究过程,但大家都把它缩短到几个月,这的确是一个世界奇迹。但将来能不能成功,不是取决于我们,而是取决于病毒。这个病毒到底能不能对疫苗有效,会不会出现像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者登革热病毒一样,对疫苗产生的ADE抗体或者有害免疫反应,目前说它是否成功还为时过早。但这个模式是很好的,对将来再出现新发突发传染病也应该采取这个措施。当然希望由政府和各级组织协调好,不要盲目地一窝蜂而上,应该由大家挑选一些有成功疫苗研究经验的公司,比如说这些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在研究载体疫苗或者研究mRNA疫苗,有现成的设备,有以前其他的成功经验。我们应该投资到这些公司,让他们尽快研究这种类型的疫苗,但不要让大家一窝蜂的上。据说现在在国际上做灭活病毒疫苗就有几十家单位,好像大家一分离出了活病毒立刻就想做灭活病毒疫苗,这样的确是一个浪费。希望从这次疫情之后各级政府或者基金组织能够吸取教训,尽快地协调好,让大家能够有效地把疫苗和药物尽快地推向市场,并做好提前的战略储备。(补充:41月17日,美国NIH联合卫生部战略储备处,FDA,CDC和十几个大药厂,挑选最有潜力成为安全有效疫苗或药物的项目,进行联合攻关(https://www.nih.gov/news-events/news-releases/nih-launch-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peed-covid-19-vaccine-treatment-options?from=singlemessage)。我国科技部组织的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组中的八个专班中疫苗专班采取了类似的策略,现已有三个候选疫苗进入或完成一期临床试验,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在药物攻关方面却不尽人意。虽然有一到两百个新冠肺炎治疗项目注册临床试验,但其中大部分是科技含量不高且重复项目,既浪费了资金,又挤兑了宝贵的临床实验资源,一些真正有原创性和高科技含量的项目反而被排斥在外。希望科技部也能组织一个由药监总局,疾控中心,和大药厂的联合攻关组在全国挑选(而不是自由申请)最有潜力成为安全高效的抗新冠肺炎的药物进行联合攻关,像疫苗那样尽快推向临床,不要在药物研发方面落后于欧美国家)。 (编辑:187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